學學成語

網站佈景


(共 10 個樣板佈景)
ㄘㄢ    ㄈㄥ    宿 ㄙㄨ ˋ ㄌㄨ ˋ
形容野外生活或行旅的艱苦。明˙高明˙琵琶記˙五娘到京知夫行蹤:兒在程途,又怕餐風宿露。明˙陸采˙懷香記˙第十一齣:執銳披堅經百戰,經百戰,餐風宿露歷兵燹,歷兵燹。亦作露宿風餐。
ㄗㄨㄥ ˇ ˊ ㄧㄢ ˊ   
總括起來說。表示推證的承接連詞,重在解釋或說明。舊唐書˙卷七十二˙李百藥傳:總而言之,爵非世及,用賢之路斯廣。文明小史˙第四十四回:總而言之一句話,外國人到底喜歡那樣,我們又不是他肚裡的蛔蟲,怎麼會曉得?
ㄔㄚ    ㄎㄜ    ㄉㄚ ˇ ㄏㄨㄣ ˋ
本指戲劇表演時,以滑稽的動作或言語引人發笑。亦泛指引人發笑的舉動或言談。明˙高明˙汲古閣本琵琶記˙第一齣:休論插科打諢,也不尋宮數調。亦作發科打諢、打諢發科、打諢插科、插科使砌、撒科打諢。
ㄉㄢ ˇ ㄉㄚ ˋ ㄅㄠ    ㄊㄧㄢ   
膽量非常大,能把天包下。形容不顧一切,任意橫行。如:那個小偷竟敢在警察局前面作案,真是膽大包天。
ㄑㄩㄥ ˊ ㄌㄡ ˊ ˋ ˇ
形容精美華麗的樓閣。亦用以指月宮或神仙住的地方。宋˙蘇軾˙水調歌頭˙明月幾時有詞: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亦作瓊臺玉閣、瓊臺玉宇。
ㄏㄠ ˇ ㄏㄠ ˇ ㄒㄧㄢ    ㄕㄥ   
後漢司馬徽不道人短,與人交談,不論美惡皆言好,今人稱好好先生本於此。見通俗編˙品目。後稱為人平和,不議論別人是非的人。如:老陳為人隨和,凡事不和別人計較,是大家公認的好好先生。亦稱不分是非,到處討好但求相安無事的人。多含貶義。金瓶梅˙第二十回:今後姐姐,他行的事,你休要攔他,料姐夫他也不肯差了,落得你不做好好先生,纔顯出你賢德來。儒林外史˙第六回:我們沒來由今日為他得罪嚴老大,老虎頭上撲蒼蠅怎的?落得做好好先生!
ㄌㄨㄥ ˊ ㄒㄧㄤ    ㄏㄨ ˇ ˋ
龍馬昂首快跑,猛虎注視獵物。比喻人志氣高遠或氣勢威武。三國志˙卷三十五˙蜀書˙諸葛亮傳:進欲龍驤虎視,苞括四海。三國演義˙第四十三回:今曹公兵屯百萬,將列千員,龍驤虎視,平吞江夏,公以為何如?
ㄒㄧㄣ    ㄏㄨㄛ ˇ ㄒㄧㄤ    ㄔㄨㄢ ˊ
比喻師生授受不絕,或種族、血統、文化精神的傳承,綿延不盡。見薪盡火傳條。如:歷經數代的薪火相傳,該舞團的成就斐然,倍受世人尊崇。
ㄓㄨㄥ    ㄉㄠ ˋ ˊ ㄈㄟ ˋ
事情尚未完成,就停止不做了。論語˙雍也:力不足者,中道而廢。宋˙蘇軾˙上神宗皇帝書:但恐立志不堅,中道而廢。亦作中途而廢。
ˇ ㄍㄜ    ㄨㄟ ˊ ˇ
語出左傳˙宣公十二年:非爾所知也,夫文,止戈為武。指合止戈二字為武字,因并用,誰能去兵?七德兼施,止戈為武。
ㄌㄨㄥ ˊ ㄒㄧㄤ    ㄏㄨ ˇ ㄅㄨ ˋ
驤,馬昂首疾馳。龍驤虎步比喻氣概威武的樣子。後漢書˙卷六十九˙何進傳:今將軍總皇威,握兵要,龍驤虎步,高下在心。梁書˙卷一˙武帝本紀上:旍麾所指,威稜無外,龍驤虎步,並集建業。
ㄊㄧ ˇ ㄉㄚ ˋ    ㄐㄧㄥ   
語出南朝宋˙范曄˙獄中與諸甥姪書以自序:自古體大而思精,未有此也。形容著作規模宏大、構思精密。清.曾國藩.聖哲畫像記:而秦尚書蕙田遂纂五禮通考,舉天下古今幽明萬事,而一經之以禮,可謂體大而思精矣。
ㄐㄧㄚ    ㄒㄧ    ㄓㄨㄟ ˋ ㄩㄢ   
墜淵,推入深淵。加膝墜淵指愛則抱於膝上,憎則欲拋於深淵。語本禮記˙檀弓下:進人若將加諸膝,退人若將墜諸淵。比喻人的愛憎無常。或作加膝墜泉。
ˇ ㄌㄨㄢ ˇ ㄐㄧ ˊ ˊ
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強,結果必然失敗。見以卵投石條。三國演義˙第四十三回:劉豫州不識天時,強欲與爭,正如以卵擊石,安得不敗乎?封神演義˙第五十三回:今將軍將不過十員,兵不足二十萬,真如群羊鬥虎,以卵擊石,未有不敗者也。
ㄒㄩㄢ ˊ ㄏㄨ ˊ ㄐㄧ ˋ ˋ
比喻行醫救人。如:他從小就立下懸壺濟世,救助貧病的宏願。
ㄈㄤ    ㄘㄨㄣ ˋ    ㄉㄧ ˋ
之地也。唐˙劉禹錫˙上杜司徒啟:收紙長想,欣然感生,尋省遭罹,萬重不幸,方寸之地,自不能言。
ㄨㄟ ˋ ㄋㄥ ˊ ㄇㄧㄢ ˇ ㄙㄨ ˊ
未能免於世俗之例。南朝宋˙劉義慶˙世說新語˙任誕:未能免俗,聊復爾耳。唐
ㄊㄧㄢ    ㄒㄧㄤ    ㄍㄨㄛ ˊ ㄙㄜ ˋ
稱譽牡丹,後用以比喻美女。明˙鄭若庸˙玉玦記˙第六齣:他有個親生的女兒,叫做娟奴,見在南瓦子住,果是天香國色。亦作國色天香。
ㄈㄢ ˇ ㄎㄜ ˋ ㄨㄟ ˊ ㄓㄨ ˇ
客人反倒成了主人。比喻變被動的為主動的或變次要的為主要的。三國演義˙第七十一回:淵為人輕躁,恃勇少謀。可激勸士卒,拔寨前進,步步為營,誘淵來戰而擒之,此乃反客為主之法。亦作反客作主。
ㄈㄣ    ㄍㄢ    ㄍㄨㄥ ˋ ㄎㄨ ˇ
比喻共同享樂,共同承擔艱苦。晉書˙卷七十˙應詹傳:詹與分甘共苦,情若兄弟。舊五代史˙卷一一○˙周書˙太祖本紀一:臨矢石,冒鋒刃,必以身先,與士伍分甘共苦。亦作同甘同苦、同甘共苦。
新增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