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學成語

網站佈景


(共 10 個樣板佈景)
ㄑㄧㄢ       ㄅㄢ    ㄊㄥ ˊ
比喻事情東拉西扯,糾纏不清。如:這件事情牽絲扳藤,錯綜複雜,你可要小心處理。亦作牽絲攀藤。
ㄈㄨ ˋ ㄧㄡ ˇ ㄌㄧㄣ ˊ ㄐㄧㄚ ˇ
比喻居心險惡,難以接近。語本三國志˙卷三十九˙蜀書˙陳震傳:孝起前臨至吳,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,鄉黨以為不可近。
ㄘㄠ ˇ    ㄇㄨ ˋ ˊ
結草為衣,摘果為食。形容衣食粗糙,生活儉約。元˙不忽木˙點絳脣˙寧可身臥糟丘套˙混江龍曲:草衣木食,勝如肥馬輕裘。元˙關漢卿˙望江亭˙第一折: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,熬枯受淡。
ㄑㄧㄝ ˋ ㄨㄟ ˋ ㄙㄨ ˋ ㄘㄢ   
占著職位,不做事卻享有食祿。漢書˙卷六十六˙楊敞傳:陪輔朝庭之遺忘,已負竊位素餐之責久矣。後漢書˙卷三十四˙梁統傳:孔子著春秋而亂臣賊子懼,梁竦作七序而竊位素餐者慚。亦作尸位素餐、素餐尸位。
ㄒㄧㄤ ˋ ㄓㄨ ˋ ˋ ㄅㄟ   
象箸,象牙筷子。玉杯,玉製的杯子。象箸玉杯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。韓非子.喻老:象箸玉杯,必不羹菽藿,則必旄象豹胎。晉.苻洪.諫殺朱軌:象箸玉杯,截脛剖心,脯賢刳孕,故其亡也忽焉。
ㄔㄨㄥ ˊ ㄕㄚ    ㄩㄢ ˊ ㄏㄜ ˋ
相傳周穆王南征,全軍盡沒,君子化為猿與鶴,小人化為蟲與沙。見太平御覽˙卷九一六˙羽族部˙鶴。後比喻陣亡的將士。唐˙韓愈˙送區弘南歸詩:穆昔南征軍不歸,蟲沙猿鶴伏以飛。
ㄅㄢ ˇ ㄅㄢ ˇ ㄌㄧㄡ ˋ ˊ ˋ
古時鑄錢的模子,每一版可製六十四文,此為鑄錢的定數,不能私增。後用以比喻人的個性呆板固執,不知變通或不能通融。通俗編˙數目引豹隱紀談:板板六十四,見豹隱紀談。按:凡鼓鑄錢每一版六十四文,乃定例也。或私增其一,即屬偷鑄。通俗常言疏證˙貨財˙板板六十四引通俗編:今人有呆板者,俗每以此語譏之。亦作版版六十四。
ㄗㄨㄟ ˋ ㄍㄞ    ㄨㄢ ˋ ˇ
罪行深重,處一次死刑仍不足以抵罪。多為下位者向上位者請罪之辭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二十三:崔生拜伏在地,不敢仰視,又不好直說,口裡只稱:小婿罪該萬死!精忠岳傳˙第十三回:微臣臥病在床,不能接旨,罪該萬死!亦作罪當萬死。
ㄈㄟ ˊ ㄊㄡ ˊ ㄉㄚ ˋ ˇ
形容體態肥胖。官場現形記˙第二十二回:看上去有七八歲光景,倒生的肥頭大耳。
ㄒㄩㄢ ˊ ㄐㄩ    ˋ ˋ
比喻指告老引退,辭官歸里。漢˙班固˙白虎通道德論˙卷四˙致仕:臣七十懸車致仕者,臣以執事趨走為職,七十陽道極,耳目不聰明,跂踦之屬,是以退去避賢者。亦作懸車告老。
ㄧㄣ ˇ ㄒㄧㄥ ˊ ㄅㄧ ˋ ㄇㄧㄢ ˋ
漢武帝寵幸尹夫人與邢夫人,並下詔二人不得相見。尹夫人自願請見邢夫人,見面後自嘆不如而低頭哭泣。見史記˙卷四十九˙外戚世家。後以尹邢避面比喻相互嫉妒,彼此不相見面。清˙王韜˙淞隱漫錄˙卷一˙紀日本女子阿傳事:由是菊、傳兩人,遂如尹邢之避面焉。
ㄌㄟ ˇ ㄌㄨㄢ ˇ    ㄨㄟ ˊ
蛋一個個疊高,則容易墜地破碎。比喻極其危險的情勢。文選˙鍾會˙檄蜀文:去累卵之危,就永安之計,豈不美與?三國演義˙第九十三回:盜賊蜂起,奸雄鷹揚,社稷有累卵之危,生靈有倒懸之急。
ㄒㄧㄣ       ㄅㄧ ˇ ㄍㄥ   
唐朝王勃善長為文,常受人請託,所得金帛頗為豐厚,當時人謂心織筆耕。典出唐˙馮贄˙雲仙雜記˙卷九˙心耕筆織。後用以形容文章寫的好,並以賣文為生。
ㄖㄣ ˊ ㄨㄟ ˊ ㄑㄩㄢ ˊ ㄑㄧㄥ   
身分卑微,威德權勢不足以服眾。史記˙卷六十四˙司馬穰苴傳:穰苴曰:臣素卑賤,君擢之閭伍之中,加之大夫之上,士卒未附,百姓不信,人微權輕,願得君之寵臣,國之所尊,以監軍,乃可。
ㄓㄨ ˊ ㄇㄚ ˇ    ㄏㄠ ˇ
比喻幼年時的友誼。南朝宋˙劉義慶˙世說新語˙方正:帝曰:卿故復憶竹馬之好不?
ㄓㄡ    ˊ ㄅㄨ ˋ ㄅㄧ ˋ
語出論語˙為政: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何晏˙集解:忠信為周,阿黨為比。言行忠信,不結黨營私。元˙馬致遠˙陳摶高臥˙第三折:陛下道君子周而不比,貧道呵小人窮斯濫矣。
ˊ ˊ ㄌㄨㄥ ˊ ㄋㄧㄠ ˇ
比喻身遭拘禁,失去自由。文選˙潘岳˙秋興賦:譬猶池魚籠鳥,有江湖山藪之思。
ㄑㄧ ˇ 漿 ㄐㄧㄤ    ㄉㄜ ˊ ㄐㄧㄡ ˇ
向人討一點漿湯喝,卻得到酒。語出晉˙袁淮˙正書:太歲在酉,乞漿得酒;太歲在巳,販妻鬻子。則知災祥有自然之理。比喻所得到的遠超過所祈求的。唐˙張文成˙游仙窟:乞漿得酒,舊來伸口;打兔得獐,非意所望。
ㄒㄧㄠ ˇ ㄒㄧㄣ    ㄐㄧㄣ ˇ ㄕㄣ ˋ
為人處事、言談舉止非常慎重。漢書˙卷六十八˙霍光傳:出入禁闥二十餘年,小心謹慎,未嘗有過,甚見親信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七:那徐嶠小心謹慎,張果便隨嶠到東都,于集賢院安置行李。或作小心敬慎。
ㄒㄧ    ㄊㄧㄢ ˊ ㄉㄨㄛ ˊ ㄋㄧㄡ ˊ
蹊,踐踏。牽牛的讓牛踩了別人田地,結果被人將牛奪走。語本左傳˙宣公十一年:牽牛以蹊人之田,而奪之牛。牽牛以蹊者,信有罪矣。而奪之牛,罰已重矣。後以蹊田奪牛比喻懲罰過重。明史˙卷二○六˙解一貫傳:宏不去,則有持祿保位之誚,璁、萼不去,亦冒蹊田奪牛之嫌。
新增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