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學成語

網站佈景


(共 10 個樣板佈景)
   ㄧㄢ ˊ ㄅㄧ ˋ   
用一句話來概括它。宋書˙卷九十五˙索虜傳:因此而推勝負,殆可以一言蔽之。亦作一言以蔽之。
ㄒㄧㄚ ˋ ㄅㄧ ˇ ㄖㄨ ˊ ㄕㄣ ˊ
形容寫起文章來,文思泉湧,行文暢達,如有神助。舊唐書˙卷一三九˙陸贄傳:其於議論應對,明練理體,敷陳剖判,下筆如神,當時名流,無不推挹。亦作下筆如有神、下筆有神。
ㄐㄧㄣ    ㄓㄣ    ㄉㄨ ˋ ㄖㄣ ˊ
比喻將某種祕法、訣竅傳授他人。語本金˙元好問˙論詩絕句三首之三:鴛鴦繡了從教看,莫把金針度與人。
ㄇㄟ ˇ ˋ ˊ ㄒㄧㄚ ˊ
比喻完美無缺。元˙王實甫˙西廂記˙第三本˙第三折:他是個嬌滴滴美玉無瑕,粉臉生春,雲鬢堆鴉。鏡花緣˙第九十回:大約上句說的是諸位姐姐美玉無瑕,下句是我醜態百出了。
ㄇㄟ ˇ ˋ ㄧㄢ ˊ ㄋㄧㄢ ˊ
美意,樂意。美意延年比喻心情舒暢快樂,可延長壽命。荀子˙致士:得眾動天,美意延年。常被用來對人祝頌之詞。
ㄧㄤ ˋ ㄌㄠ ˇ ㄙㄨㄥ ˋ ㄓㄨㄥ   
子女對父母生前的奉養和死後的殯葬。見養生送死條。水滸傳˙第五回:他只有這個女兒,養老送終,承祀香火,都在他身上。西遊記˙第二十七回:生了奴奴,欲扳門弟,配嫁他人,又恐老來無倚,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,養老送終。
ㄕㄨㄟ ˇ ㄅㄧ ˋ ㄕㄢ    ㄑㄧㄥ   
水色碧綠、山景青翠。形容風景優美秀麗。唐˙劉禹錫˙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詩五首之四:水碧山青知好處,開顏一笑向何人。亦作水綠山青。
ㄕㄜ ˇ ㄉㄨㄢ ˇ ㄑㄩ ˇ ㄔㄤ ˊ
捨棄短處,擷取優點。漢書˙卷三十˙藝文志:若能修六藝之術,而觀此九家之言,舍短取長,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。後漢書˙卷六十三˙李固傳:及其在位,廉方自守,所交皆舍短取長,好成人之美。亦作舍短錄長、舍短從長、舍短用長、捨短取長。
ㄕㄠ ˇ    ˊ ㄗㄠ ˋ
耐心等待一會兒,不要急躁。唐˙韓愈˙答呂毉山人書:方將坐足下,三浴而三熏之,聽僕之所為,少安無躁。亦作少安勿躁、少安毋躁。
   ˋ ㄅㄞ ˇ ㄌㄩ ˋ
語本易經˙繫辭下: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而百慮。指歸於同一趨向,卻有各種不同的思慮。後漢書˙卷三十下˙郎顗傳:易曰:君子之道,或出或處,同歸殊塗,一致百慮。
ㄊㄧㄢ    ㄩㄢ ˊ ㄑㄧ ˊ ˋ
某些人正巧相遇或結合,好像上天所安排一樣。清˙孔尚任˙桃花扇˙第三十九齣:無意之中,敲門尋宿,偏撞著卞玉京做了這葆真庵主,留俺暫住,這也是天緣奇遇。亦作天緣湊合。
ㄋㄩ ˇ ㄉㄚ ˋ ㄅㄨ ˋ ㄓㄨㄥ ˋ ㄌㄧㄡ ˊ
女子長成之後,到了相當年齡便應當出嫁,不宜久留於家中。元˙王實甫˙西廂記˙第四本˙第二折:他每不識憂,不識愁,一雙心意兩相投。夫人得好休,便好休,這其間何必苦追求。常言道:女大不中留。警世通言˙卷三十八˙蔣淑真刎頸鴛鴦會:常言道:女大不中留。留在家中,卻如私鹽包兒,脫手方可。亦作女大難留。
ㄑㄧㄢ    ㄊㄞ ˋ ㄨㄢ ˋ ㄓㄨㄤ ˋ
各式各樣的形態。宣和畫譜˙卷十一˙山水:於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,回溪斷崖,岩岫纔絕,峰巒秀起,雲煙變滅晻靄之間,千態萬狀。明˙朱國楨˙湧幢小品˙卷三十二˙吳建:人情愈偽,千態萬狀,劫運承之,聖人亦救不得。亦作千狀萬態。
ㄐㄩ ˇ ㄉㄧㄥ ˇ ㄅㄚ ˊ ㄕㄢ   
舉得起寶鼎,拔得動高山。比喻力大無窮。明˙張四維˙雙烈記˙第二十七齣:王基霸業今朝定,舉鼎拔山蓋世強。明˙無名氏˙衣錦還鄉˙第一折:身懷舉鼎拔山力,獨占東吳數百城。
   ㄍㄨ ˇ ㄋㄠˇㄦ   
一齊、全部。海上花列傳˙第六回:仲英乃一古腦兒論定價值,先付莊票一紙。孽海花˙第十六回:心中不知道是鹽是醋是糖是薑一古腦兒都倒翻了。或作一股腦子、一裹腦子。
ㄘㄨ    ㄒㄧㄣ    ㄈㄨ ˊ ㄑㄧ ˋ
不細心,浮躁。儒林外史˙第三回:看你這樣務名而不務實,那正務自然荒廢,都是些粗心浮氣的說話,看不得了。鏡花緣˙第七十回:幸虧姐姐未在場裡閱卷,若是這樣粗心浮氣,那里屈不死人!
ㄍㄨㄤ    ㄑㄧㄢ ˊ ㄐㄩㄝ ˊ ㄏㄡ ˋ
壁記:而韓文雄拔超峻,光前絕後,以柳視之,殆猶武夫之與美玉也。亦作絕後光前。,只要光前絕後,無甚孝順,五十兩蒜條金在此,送與節級。
ㄌㄧㄢ ˊ ㄒㄧㄣ    ㄑㄧ ˋ ㄐㄧㄡ ˋ
喜新厭舊。多指感情不專一。東周列國志˙第三十六回:公子未得富貴,先忘貧賤,他日憐新棄舊,把我等同守患難之人,看做殘敝器物一般,可不枉了這十九年辛苦!紅樓夢˙第七十九回:薛蟠本是個憐新棄舊的人,且是有酒膽,無飯力的。
ㄅㄞ ˋ ㄙㄨ ˊ ㄕㄤ    ㄈㄥ   
敗壞社會風氣,影響善良教化。漢˙王符˙潛夫論˙實貢:詐靜以惑眾,則敗俗傷風。西遊記˙第七十一回:菩薩,雖是這般故事,奈何他玷汙了皇后,敗俗傷風,壞倫亂法。亦作傷風敗俗。
   ㄍㄠ    ˋ ㄉㄧ   
應對進退,懂得人情世故。二刻拍案驚奇˙卷六:金生是個聰明的人。在他門下,知高識低,溫和待人。隋唐演義˙第三十回:你小小年紀,倒知高識低,曉得事務。
新增資料